11月17—20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科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自治区科技厅承办的2022年首期“八桂之约?院士专家冬令营”暨中国工程院“广西交通高质量发展院士行”圆满结束。 11月17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与院士专家“平陆运河建设暨广西交通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广西南宁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蓝天立出席并讲话。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刘小明主持恳谈会。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何华武,中国工程院聂建国、张建云、张喜刚等12位院士围绕平陆运河建设提出了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海怀就深化务实合作、实现共赢发展提出建议。恳谈会后,在蓝天立、刘小明等领导的见证下,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广西分中心(大跨拱桥建养技术研究中心)、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单位正式揭牌。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与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程院有关院士与广西三家企事业单位签署合作协议。 在广西南宁市举行“广西交通高质量发展院士行”院士专家报告会 11月17日下午,“广西交通高质量发展院士行”院士专家报告会在南宁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方春明出席会议并致辞。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纳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陈鸿起、厅长刘可出席会议,会议由中交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喜刚主持。会议邀请何华武、聂建国、张建云、刘加平、郑皆连、郑健龙、陈政清、陈军、高宗余、胡亚安、张宗亮等11位院士,以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水规院原总工程师吴澎,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公规院总工、公路长大桥建设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崔冰,广西柳州欧维姆机械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谢正元3位行业专家参加。会上,郑皆连院士和吴澎、崔冰、谢正元等专家分别围绕大跨拱桥、平陆运河、大跨桥梁、预应力技术创新作了主旨报告,会议还发布了中交集团30项重大科技成果,与会院士专家就推进广西交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研讨。 在广西梧州市滕州浔江大桥项目施工现场调研 11月18日,2022年“八桂之约·院士专家冬令营”暨中国工程院“广西交通高质量发展院士行”活动走进广西梧州市藤州浔江大桥调研。中国工程院何华武、张建云、张喜刚、陈政清、陈军、高宗余等6位院士,中交集团总工程师汪双杰,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欧阳斌,自治区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朱其东,广西梧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永超,以及有关专家共同参观了梧州市藤州浔江大桥云智慧中心和索塔施工现场。参观结束后,还在广西梧州藤县举行了广西交通高质量发展院士行平岑高速滕州浔江大桥座谈会,院士专家围绕中国桥梁关键技术发展、藤州浔江大桥智能建造技术探索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充分探讨,为广西重点工程建设及藤州浔江大桥技术创新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在广西钦州市平陆运河马道枢纽调研 11月19日,何华武、张建云、张喜刚、陈政清、陈军、高宗余、胡亚安等7位院士一行在广西钦州市市长王雄昌陪同下,先后到钦州市平陆运河马道枢纽、青年枢纽和龙门大桥等地进行调研,听取有关项目介绍,详细了解平陆运河、龙门大桥的战略地位及最新建设进展情况,并对项目建设和安全施工建言献策。何华武院士指出,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运河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立足全局,把土(石)方综合利用、沿线项目布局、生态环境治理等工作统筹起来、衔接起来,推动平陆运河加快建设,同时加强顶层设计,加强调查研究,科学规划好沿线产业经济带,充分发挥平陆运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开放效益。 本次“八桂之约?院士专家冬令营”暨中国工程院“广西交通高质量发展院士行”活动,院士等顶尖专家人才集聚广西,开展了一系列战略咨询、调研考察和学术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推动广西各地各有关单位与院士专家在“卡脖子”技术攻关、重点学科建设、重点产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有效助力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陶媛 编辑:黄祥豪) 广西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张达 |
-
11-24
-